三沙历史沿革
南海的历史同海南岛及祖国大陆一样悠久,南海及其诸岛是我国先民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和经营的,历经数千年特别是秦汉以来,历代政府对南海及其诸岛进行经略、开拓和治理。现有古代渔民曾经居住的遗址、挖掘过的水井、拜神的古庙以及墓碑。
一、远古至唐代
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人类“新石器时代”和“渔猎时代”,中华民族已成为世界上最早制造舟船的民族,居住中国南方沿海的先民凭借船只向南海索取生存资料。3000年前的殷周时代,南海沿岸的土著越族就与中原地区开始往来。从那时起,我国渔民便常年不断地在南海航行和从事捕捞作业,并最先发现了南海诸岛,详细记载在一种叫《更路簿》(或《水路簿》)的特殊手抄本中,作为航海指南世代相传。先秦时代,海南岛与南海诸岛已内属中原王朝。
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把全国分为42郡,其中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三郡所辖之地,大都濒临今南海的北部和西部海域,也就是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海域。
汉: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平定南粤之后,在其地设立了儋耳、朱崖、南海、苍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儋耳、朱崖两郡在海南省。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曾至“千里长沙”,即今日西沙群岛。在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文物资料,南海海域被第一次标注在汉代地形图上。
三国: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派康泰、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康、朱二使亲历南海诸岛部分岛屿,并仔细观察“珊瑚洲”,所著《扶南传》是世界上最早科学描述珊瑚岛成因的文献。
晋代:西晋时,裴渊《广州记》记载了南海的全日潮和半日潮。东晋时,南海郡太守鲍靓定期巡视南海和南海诸岛。
南朝:南朝宋国的谢灵运在《武帝诔》中记载,大约在公元410年和411年,宋武帝刘裕“虎骑骛隰,舟师涨海”,与卢循进行了一场战斗,其主战场即在其所辖的南海诸岛。
隋代:《隋书》记载,公元607年至610年,隋炀帝派常骏、王君政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泰国东南一带),航程经西沙群岛的“焦石山”和南沙群岛西侧。
唐代:《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振州(今海南省三亚市)的疆域“西南至大海三千里”,显然,已经包括了西沙群岛。《韩昌黎集》卷21记载了唐穆宗时岭南节度使所管辖的四至范围,其曰:“隶府之州远者至三千里,悬隔山海……多洲岛。”表明在唐代南海诸岛不仅已经成为振州行政区划的一部分,而且岭南节度使还对南海诸岛实施行政管理。
二、宋元明清
宋代:宋代承袭隋唐行政建制。北宋曾公亮所著军事制度和国防大事的《武经总要》将九乳螺洲(西沙群岛)归属宋代海疆。南宋《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十二月丙子日,南宋端宗皇帝曾驻驿西沙群岛(七洲洋)。
元代:延续宋代之制,中国地方政府继续对南海诸岛进行管理。至元十六年(1279年),根据元世祖的命令,同知太史院士郭守敬到南海进行测量,即为“四海测验”。其行程“南逾朱崖”,最后“测得南海北极出地一十五度”,这是元代在南海行使管辖权的体现。元代至大四年至延佑七年(1311-1320),朱思本绘、罗洪先增补的《广舆图》绘有千里长沙(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南沙群岛),说明元朝依旧将南海诸岛列入版图。
明代:有关南海的行政区划已日趋稳定,中国政府不仅将其完全列入版图,而且进一步确认它属于琼州府管辖范围。明宣德五年(1430)编绘的《郑和航海图》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标绘在大明版图内。明代唐胄《正德琼台志》“疆域”条中记载:琼州府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海南人王佐(1465~1505)所著的《琼台外纪》中记载,万州辖有“长沙、石塘”,说明南海诸岛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万州的管辖范围。可见15世纪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已是海南岛的一部分。
清代:无论是官书,还是地方志,凡记载到南海诸岛,无一例外地将其以山川单位置于琼州府万州辖下。如金光祖《广东通志》、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胡端书《万州志》、明谊《琼州府志》等,这些有很高权威性的史书,为我们认识当时南海诸岛的行政区划,提供了充分、可靠和极具价值的资料。同时,1724年印行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年印行的《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年印行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和《大清万年一统全图》、1817年印行的《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把南海诸岛标绘在中国版图的政区之内。清朝官方地图《清绘府州县厅总图》明确地将“七洲洋”划为我国的一个府,图上标绘了作为“府”一级行政单位的红色长方形图例,这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清代将“南澳气”、“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和“七洲洋”,即南海诸岛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列入我国版图并设府管辖的最早的一张地图。至晚清时,这一标绘可谓更加清晰。
三、近代至解放前
晚清:王之春的《清朝预柔远记·寰海全图》(1879)被作者称为以中华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详绘南海和南海诸岛,标绘“气沙头”(中沙群岛)、“长沙”(西沙群岛)、“石塘”(南海群岛)、“七洲洋”。1904年印行的《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州县厅地理全图》中,将南海诸岛用双线方格图例标绘,明确表示为广东辖区内的府级政区单位。
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试办东沙岛章程》,拟定了对东沙岛实行行政管理的细节,包括“遴委专员”、“量予权限”、“宽定瓜期”、“设立局所”以及经费预算和使用等各个方面。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后,广东省政府宣布将西南中沙群岛划归海南崖县(今三亚市)管辖。抗战时期,日本侵占西沙和南沙太平岛。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于1946年11月24日,派海军“永兴”、“中建”两舰接管了西沙群岛,建立收复西沙纪念碑;12月12日,派“太平”、“中业”两舰接管南沙群岛,并在太平岛上设立“南沙群岛管理处”,并派兵驻守,南海诸岛暂时隶属于海军司令部。1947年5月间,国防部召开了西南沙群岛建设实施会议,会上决定由海南岛特别行政区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进行行政管理。
(四)解放后至办事处成立前
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在行政区划上,南海诸岛仍然属于广东省,行政关系隶属于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广东省水产厅和海南行政区先后组织专业人员,前往西沙群岛等海域,就水产资源进行了调查。在以后的几年中,他们陆续在西沙群岛永兴岛上修建房屋,设立了小型门市部,供应日常生活用品。
1955年11月,海南鸟肥公司在海口成立,1956年3月,250名新中国开发西沙的先驱者奔赴西沙开采鸟肥资源。1958年1月,海南行政区设立了西沙水产收购站;同年,在永兴岛成立了海南区西沙渔业生产指挥部。
(五)工委、办事处成立后
1959年3月24日,经中央和广东省批准,设置“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驻西沙永兴岛,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的相当于县级的办事机构,由海南行政区公署领导;1969年3月4日,改称“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1974年,撤销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工作委员会实际履行对该地区的行政管辖职权。1979年,恢复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1981年10月22日,恢复设立“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不是一级政权),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派出的相当于县级的办事机构。1988年海南建省后,于9月19日更名为“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
2008年12月30日,海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达了《关于西南中沙办事处行政体制调整方案的通知》,西南中沙群岛工委、办事处按照省直管市县体制进行机构改革,设置了组织部、宣传部、群工部、社会发展局、财税局、海洋渔业局、国土环保与建设规划局、旅游局和公安局等18个行政职能部门,并设置了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5个一级事业单位和15个二级事业单位。
2012年6月21日,国家民政部发布国务院批准三沙设市的公告,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