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气象人:与台风“竞速”的岛礁“追风者”
三沙气象人:与台风“竞速”的岛礁“追风者”
今年第20号台风“博罗依”正面袭击海南省三沙市。在南海这片台风频发的海域,精准观测和及时预警成为减轻灾害损失的关键。每一天,三沙气象人都以专业与坚守,为沿海地区筑起第一道防灾减灾的防线。台风“博罗依”过境期间,西沙群岛普遍出现8至11级大风。早晨7点15分,气象观测员顶着狂风暴雨,准时在预定地点放飞气象探测气球。“台风天放飞气球特别困难,”三沙市气象局监测网络科唐海荣解释道,“风力越强,所需气球就越大,否则无法升空。但为了获取关键数据,这已成为我们每日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恶劣天气中的这份坚持,保障了高空温、湿、压等气象数据的连续获取。在市气象局观测场内,百叶箱、风塔、雨量桶、天气现象仪等设备有序运转,实时监测着各类气象要素。与此同时,西沙国家气候观象台内的技术员林诗宁正专注分析探空气球传回的实时数据。“气球放飞后,监测屏幕每秒都会更新温湿压数据,”林诗宁表示,“通过多站联合的加密观测,我们能更准确地研判未来天气走势。”这些数据成为预报员们与台风“竞速”的宝贵依据。天气预报看似简单,结论背后却是复杂精密的过程。在特殊天气时期,市气象局预测减灾科的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已是常态。他们紧盯着屏幕一侧的数值预报系统和另一侧的实况监测图,无数次与台风较量的硬仗就在这里展开。每一个环节的精准把握,都直接关系到最终预报结果的准确性。经过长期努力,三沙市气象局已在西沙区域建成一个国家气候观象台、一个国家大气本底站、一个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7个海岛气象自动站和5个船舶气象自动站,结合高空探测站、天气雷达等,构建了陆海空一体化综合观测体系。2025年6月24日,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南海)台风外场联合观测试验基地正式启动,该基地将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台风协同创新平台。